再訪擊敗大盤?很難!(ㄧ)


自2017年4月寫了第一篇文章: 擊敗大盤?很難! 

這7年多全球發生了許多重大的金融事件(中美貿易戰、Covid-19及全球供應鏈失衡、烏俄戰爭、美國升息、AI 大語言模型等事件) 這些重大事件或多或少都持續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我想七年前大概很難料想這些事件的發生。這也是為何持續準確預測金融市場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無論如何,專業投資人目的就是因應這些不確定性風險,持續在市場做金融操作。我想是時候再次驗證經過這些年來,主動投資者與被動投資的績效比較。


本系列文會拆成幾個篇章,第一篇探討北美主動型基金擊敗大盤的勝率,第二篇探討台灣市場主動基金的表現,第三篇研究美國對沖基金產業長期表現如何,第四篇我們引用學術論文,大盤之所以難以擊敗的原因,第五篇我們轉移至加密貨幣,對照如有加密貨幣大盤指數,個別投資人也難以擊敗加密大盤的論文(可能是更難)。第六篇我們比較MSCI世界各國指數過往20多年的長期表現,為何不該單壓某一國家而應該分散全球。最後幾篇我們從公開資訊檢視財報案例,如台灣勞退基金、非金控大型公司、金控公司與大型非營利機構,如何利用指數化來更有效率的投資。


本篇文章資料來源為截至2023年底研究的SPIVA U.S. ScorecardSPIVA Institutional Scorecard兩篇統計資料,所有資料都經過生存者偏差調整,其中SPIVA U.S. Scorecard比較共同基金net of fee後對標指數的結果,SPIVA Institutional Scorecard則以institutional and wrap accounts (機構或是富人給專業投資機構的代操帳戶)與各種指數作為比較對象,除此之外還詳列的近十年net of fee 與 gross of fee的比較(共同基金與代操帳戶都拿來檢視)


我們先來看SPIVA U.S. Scorecard這篇報告。

表一為美國股票型共同基金報酬落後對標指數的比率,由第一列S&P Composite 1500作為美國全市場指數比較美國共同基金,數據類似我們於2017年所述,隨著時間越長,能夠擊敗市場的基金比率通常越來越低,以十年期來說,91.44%的共同基金都輸給了大盤報酬率,表二的美國股票型共同基金,近十年經風險調整後報酬落後對標指數的比率為95.01%。表一與表二還詳列了大型股、小型股、價值與成長股等其他類型的基金與對標指數比較,大致呈現相似的狀況。(除了中型成長股與REIT,這兩者在過去十年主動投資倒不是那樣差的選擇)

表一:美國股票型共同基金報酬落後對標指數的比率

表二:美國股票型共同基金風險調整後報酬落後對標指數的比率

表三是美國發行的國際共同基金,報酬與經風險調整後報酬落後對標指數的比率,十年下來僅不到一成能擊敗S&P Global 1200指數,其餘國際指數大致也是相似結果(各種指數定義報告內文Appendix有詳盡解釋)。

表三:國際股票型共同基金報酬/風險調整後報酬落後對標指數的比率

債券相關比較報告如表四與表五,不多加呈述,也同樣相似只是稍微沒有輸那樣慘的結果。

表四:固定收益型共同基金報酬落後對標指數的比率

表五:固定收益型共同基金風險調整後報酬落後對標指數的比率

而相同研究區間SPIVA Institutional Scorecard,比較專業金融機構代操帳戶表現又是如何呢?
表六與表七分別是近十年機構代操帳戶對標股市指數報酬落後的比率,此份報告還分別計算了net of fee 與 gross of fee的落後比率,而原本上一篇報告遺漏的共同基金net of fee 與 gross of fee落後指數比率也在此報告呈現(表八)。債券部分在此我們就不再詳列,有興趣讀者可以閱讀報告。

表六:美國及國際機構代操股票帳戶報酬落後對標指數的比率

表七:美國代操股票帳戶報酬落後對標指數的比率

表八:重列美國及國際共同股票型共同基金報酬落後對標指數的比率
(net of fee/gross of fee)

表六與表七和共同基金差異不大。可以注意到的是確實管理費用影響不小,但即使還原管理費用,多數主動型股票基金與代操帳戶長期下來,仍然不是指數的對手,這裡告訴投資人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長期下來在美國甚至國際市場,主動投資對多數人來說不是一件值得投入的事情,即使擁有像華爾街那樣的專業投資團隊及工具也是如此,更何況是一般非專業的散戶。

也許有財金背景的讀者會說,不!近代最頂尖的好手已經轉戰到Hedge Fund(對沖基金),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仍然是否定的,即使沒有像這兩篇詳盡的報告,我們仍然可以檢視整體Hedge Fund 各種類 index作為變數來比較整體股市,到本系列第三篇再來詳談。

長期來說,一個非常懶惰無知的投資人,只要願意遵循長期投資指數化的方式,便可以利用此方式戰勝多數的專業投資人,世上很少有競賽是可以透過無為而得到這麼好的效果。話說回來,如果投資人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也就不是真的無知了!


下一篇我們探討台灣共同基金,令人意外的是,主動型共同基金超越指數表現較七年前提升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