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9的文章

談談量化交易之神:文藝復興科技的Medallion fund(上)

前陣子忙著開發幾個新的海外量化投資策略,以及研究幾個個股長期投資標的,雖然這篇文章幾個月前就想寫了,但拖著也就不知不覺超過半年沒更新 Blog 。未來幾年整體投資組合的規劃工作大致完成了,短期之內八成也沒點子再開發新策略,這就好像一個工程師開發了一套自動化系統把自己取代,最終也把自己給開除了 ? 我想之後應該會常定期更新文章吧 ! 量化投資最近越來越火紅,可能跟這幾年大量的數據能夠以低成本取得有關,加上電腦運算能力提升以及寫程式的普及,連一般散戶都能造出自己的量化策略並且回測 ( 但就我所知有用的很少,通常在取得數據時就犯了一些初級的錯誤 ) ,也就容易造出看起來回測很棒的交易策略,我常說這是 GIGO( 垃圾進垃圾出 ) 。近期 AI 、 FinTech 又很熱門,各大新創公司或是金融機構也跳出來成立自己的機器理財平台 ( 不過仔細觀察,通常還是噱頭居多,最終目的還是推銷給你更多共同基金,只是以號稱機器人的方式去包裝而已, 不過以演算法去挑選 「 人為操作的共同基金 」 ,我怎麼想都還是覺得邏輯很有問題,就算真的可以處理,這種方式的複雜度遠比處理一般正統量化更為困難,不僅如此,也須知道基金內部的所有持股統計分析才行 ) 。還有一種台灣投信圈號稱的量化基金,但其中需要很多投資團隊的主觀判斷來投資,而非純量化,但內部又號稱回測績效多少,這非常不合邏輯。譬如如何回測投資團隊到 2007 年的人為投資決策呢 ? 也就是說,不論績效好壞與否,目前台灣符合真正的量化投資基金,屈指可數,也就那幾支 smart beta ETF 而已。但以台灣金融資金管理行業落後美國幾年的程度,我猜測未來符合真正的量化投資基金會在台灣更常出現。 雖然量化交易對大部分台灣人來說是很新的方式,但其實量化交易老早就於美國出現,對這部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Ed Thorp 的自傳 ( 他是賭神,更是股神 ) , Ed Thorp 是量化投資的始祖級人物之一,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扯了一堆,回歸正傳,我們來談談量化投資裡的傳奇 : 文藝復興科技公司 ( 以下簡稱 RenTech) ,華人地區喜歡稱巴菲特為股神,那 RenTech 可以稱為量化交易之神了。該公司由 James Simons 所創立, RenTech 目前約有 300 名員工,其中有 90 多名 PHD